- · 《开放导报》投稿方式[04/29]
- · 《开放导报》数据库收录[04/29]
- · 《开放导报》期刊栏目设[04/29]
- · 开放导报版面费是多少[04/29]
古往今来西方对征讨过他们的成吉思汗如何评价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1、汉武帝是怎么成为皇帝的? 汉武帝成为“永恒的一帝”,成为与秦始皇并立的最伟大的皇帝。 一个是外祖父,另一个是他的重要谋士主父偃。 武帝刘
1、汉武帝是怎么成为皇帝的?
汉武帝成为“永恒的一帝”,成为与秦始皇并立的最伟大的皇帝。 一个是外祖父,另一个是他的重要谋士主父偃。
武帝刘彻的外祖父臧儿不是普通的女人。 祖父臧达是当时与楚王韩信、淮南王英布等异姓诸王并立的燕王。 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后,臧达与韩信等人拥立刘邦为皇帝。 但没过多久,臧德就反叛了,被刘邦亲自率军全军覆没。
臧儿作为臧孙女儿,突然从高高在上的王侯家女儿,沦落为平民。 虽然臧儿地位扫地,但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。 她有个女儿叫王珺,很美。 成年后和一个叫金的家结婚了。 虽然不是大富翁,但也是家世正确的温馨的家。 按理说应该满足。
臧儿受了委屈,一心想着让女儿爬得更高、更远。 于是她带着女儿去找当地有名的占卜师姚翁,请王叡相陪。 姚翁看了吓了一跳,对着王叡的阁下说,天子要生了。 臧儿大喜,逼女儿出了钱家,上下打点,把她送到当时的太子刘启,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。
刘彻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,王叡有一次梦见太阳飞进肚子里,醒来后对刘启说。 刘启大喜道:“这是大喜的征兆! ”他说。 果然,没过几天,汉文帝驾崩,太子刘启即位成帝,同年刘彻出生。
刘彻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,他的九哥在历史上也很有名,就是刘备每天说的“中山靖王刘胜”。 刘彻天资聪颖,深受汉景帝喜爱,于是立长子刘荣为太子,并打破常规封刘彻为胶东王。 刘彻的母亲王叡很了解外祖母臧儿的真传。 姚翁的话坚信不疑,认为自己的儿子刘彻才是未来的天子,于是想让汉景帝改刘彻为太子。
天皇不狠下心来。 汉景帝的姐姐、学艺公主、刘焘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和太子、刘荣配对,但被太子生母栗姬拒绝,怀恨在心。 王煜敏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机会,想要接近博物馆研究员陶姬。 这一招真的起作用了。 不久,4岁的刘彻和陈阿娇决定了终身大事。 馆陶公主爱家爱乌,又恨栗姬不懂得抬举,经常在汉景帝面前说她们母子的坏话,说王珺母子的好话。 长期以来,汉景帝都有废立之心。
公元前151年9月,没有儿子和宠物的薄皇后被废除。 4个月后,王瑍敦促大臣们以“母以子贵”为由娶太子生母栗姬为皇后,激怒了汉景帝,刘荣的太子之位,立7岁的刘彻为太子。 王瑍被无情地操纵成了皇后。
九年后,汉景帝驾崩,16岁的刘彻即位,开启了波澜万丈的历史。 外祖父被尊为平原君,母王叡被尊为皇太后。 姚翁当时的话真的得到了灵验。
2、汉武帝成为“永远的一帝”过程中最关键的决定
刘彻担任皇帝54年,功绩卓著。 在文治,他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家”,影响了中华两千多年的文化进程。 武功上,南平两越、北伐匈奴、西域经营、东定朝鲜构筑了空前广阔的领土,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,同时也构筑了中华的领土版图。 他“雄才大略”,得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。 在史书和后世,与秦始皇嬴政并称为“秦皇汉武”,被称为“千古一帝”。
武帝之所以能成就大业,根本在于国内长期稳定,使他能腾出手来指点江山。 汉朝初期,高祖刘邦立刘姓子弟为王。 直到文帝、景帝两代,诸侯王的势力已经威胁到中央的统治,但晁错主持的“削藩”政策得到诸侯王的不满,“七国之乱”爆发,危及了汉朝。 汉武帝即位后,也认识到国内稳定的基础在于“削藩”,只有“削藩”才能加强中央集权。 但强行“取藩”仍有前车之鉴,于是他采纳了大臣主父的建议,施恩于诸侯,将子弟分封为列侯。 这样,名义上是施德惠,实际上是分割该国,削弱诸侯王的势力。 这一建议符合汉武帝巩固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,为避免可能引发诸侯王武装反抗,很快被武帝采用。 后来,根据这条政令,诸侯国越来越小,最小的只有几个县那么大,彻底解决了王国势力的威胁。
父亲偃是个专横的人,热衷于研究人性,而人性的本质是自私的。 由于诸侯王的王位和土地总是由嫡子继承,剩下的儿子一无所有,只是一间空头宗室,所以诸侯国内部存在着比较深的矛盾。 “推恩令”一出,庶子也封侯,自然就蒙恩于皇帝了。 同时大国变成小国,小国的份额消失了。 例如,后汉室宗亲刘备,虽祖籍中山靖王刘胜,但执行“推恩令”后,成为刘备的祖父,成为平民。
谁都知道,当时的诸侯王,这是汉武帝的计谋,意在瓜分诸侯国,但面对封国封侯眼中金星升起的小儿子,他们必须执行,也不得不入局。 这不得不说确实是主父偃的阳谋很厉害。
文章来源:《开放导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kaifangdaobao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7/1171.html